來源: 作者: 日期:20-12-30, 03:32 PM
瑞和黨支部深入開展“四史教育”黨課 |
2020年9月29日上午,瑞和會計師事務所聯(lián)合黨支部舉辦黨課教育活動,重點圍繞“四史教育”展開。
主要內容:
開展“四史”學習教育是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徑,是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的一個延續(xù),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“把‘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’永恒課題常抓常新”要求的具體舉措。
本次授課由黨支委委員馬錫林同志主講,開課之初就強調了五點重要意義:
一、思想理論學習提高分析、判斷能力,辨明方向,增長見識,對實際工作有深刻的指導意義。
二、學習要持續(xù)不斷,要系統(tǒng)全面,要貫徹“終身學習”理念。
三、提高理論水平,加強黨性修養(yǎng),政治上成熟。
四、牢記宗旨,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,做一名合格黨員。
五、“以史為鏡,可以知興衰”,歷史不容隔斷。黨史、新中國史、改革開放史、社會主義發(fā)展史一脈相承,串起黨的事業(yè)的不斷發(fā)展。
然后馬錫林同志以《“鳳凰涅槃”·浴火重生·撥云見霧·改革開放》為主題,分別從四個階段進行了本次“四史”教育專題黨課,其中:
一、講述了建國之后至改革開放前的重大事件回顧,自新中國成立初期三大運動“鎮(zhèn)壓反革命、抗美援朝、土地改革”開始一直講述到中共十屆三中全會恢復鄧小平的黨政軍領導職務,各個歷史階段的重要事件;
二、回顧“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討論”,課件十分用心的找到了1978年5月11日《光明日報》刊登題為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》的特約評論員文章。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馬克思主義的原則,具有重大的現(xiàn)實意義。這一討論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準備了思想條件。隨著“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”這一觀念權威性的確立,無數(shù)冤假錯案得以糾正,一批批的農民分到了土地,自農村起步的改革開始了,人們不再把發(fā)家致富當作一種罪惡,越來越多的新生事物讓國人眼界應接不暇,當然更重要的是中國人從此踏上了務實的道路,真是一句口號,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。
三、重點講述了“中央工作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”,《解放思想,實事求是,團結一致向前看》是鄧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13日的中共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。這次中央工作會議為隨即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了充分準備。十一屆三中全會徹底否定了“兩個凡是”的方針,重新確立解放思想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;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(jīng)濟建設上來,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;會議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。
四、以“云開霧散 ,春暖大地”為主題講述了改革開放的發(fā)展史,自1978年12月23日,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發(fā)表。同日,寶鋼建設打下第一根樁。寶鋼的引進,是強烈光榮感、責任感、緊迫感之下的高水平引進,是立志“一定要干世界一流,而且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”,是先從引進中虛心學習,再在學習中奮力創(chuàng)新。從1979年至1982年撥亂反正全面推進、改革開放大潮初涌。從平反冤假錯案、調整社會關系到鄧小平訪美,從農村家庭聯(lián)產承包責任制到在沿海建立經(jīng)濟特區(qū),從城鄉(xiāng)個體經(jīng)濟蘇醒到國有企業(yè)放權讓利的改革,從起草《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》再到黨的十二大提出“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”歷史命題。中國在改革開放起步階段春風化雨、春暖大地的生動歷史畫卷。
通過本次授課,讓瑞和支部的黨員同志進一步明確了四史學習的重要性,延續(xù)了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,進一步在審計工作中發(fā)揮先鋒模范作用。
瑞和聯(lián)合黨支部